五四青年节 | 新生代合伙人解读“崛起”的秘密
2021 年 5 月 4 日
洞见

在法律服务行业有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年轻且富有激情,睿智进取,坚韧不拔。在一个重视积累,强调沉淀的行业,他们的崛起更加凸显成功的来之不易,这群人就是中国律所中的“新生代合伙人”。


新一代合伙人是中国律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代表着行业的希望与未来。正值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法律品牌观察采访了天元律师事务所的八位新生代合伙人,分享他们快速成长的经验,以及面对未来的思考、责任与担当。


图片

李然

选择执业领域必须考虑现实因素


2015年,李然律师有幸被英国大律师公会(the Bar Council)选中,作为10名中国律师之一前往伦敦参加其发起的中国诉讼律师培训项目(BCTS)。BCTS项目之后,她决定去英国留学,专门学习英国法知识和大律师执业技能。2018年,李然律师被国际机构ADR-ODR International认证为民商事调解员(Mediator),并在2019-2020年期间,作为客户代理人参与一起国际案件的英文调解。这些经历不断推动着她往国际争议解决方面发展。


选择执业领域是兴趣和机遇的结合,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业务,是人生所幸,但身为合伙人,作为事务所的bread earner,选择领域还必须考虑现实因素。”李然律师讲到。


选择的业务方向是否有市场需求?未来是否有发展趋势?能否和客户一起成长等等。这些现实因素,可能对合伙人确定业务领域而言更为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等国际战略的开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对于从事国际争议解决领域的律师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国际争议解决领域正在成为中国律师的“新红海”。


“作为新生代合伙人,我愿意在这片海中百舸争流,奋楫向前。”李然律师讲到。


李然:国际争议解决领域的冉冉新星(点击查看原文)


图片

李巍

任何形式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2011年,刚刚开始实习的李巍律师,被派驻到福州闽发证券破产清算案破产管理人项目现场,开始与“破产”朝夕相处的十年。


彼时的破产领域还属冷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只有一部《企业破产法》和零星几件司法解释可供参考,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破产实践需求,做业务时常常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因祸得福的是,因为常常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使得李巍律师经常需要基于对破产法的理念、原则的掌握,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长期的浸染,使他对破产法的理解非常深入,在处理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得心应手,这为他日后高质量、高效率处理多起极具开拓性的案例打下基础。


“我个人曾连续四年多在外地破产项目驻场,在别人眼里,我在做无人关注的事情,不见得有什么前途。但正是那段经历,才让我有了今日的业务专长。我们在抬头远望的时候,也不要停下步伐。”李巍律师说。


李巍:十年坚守等风来,做企业危困之际的守夜人(点击查看原文)


图片

陈昌慧

律师要对规则有敬畏之心


彩虹集团IPO项目是陈昌慧律师十年执业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项目。


彩虹集团是94年设立的定向募集公司,其控股股东彩虹实业是由集体企业改制设立,均存在股东人数较多且历史沿革复杂的情况。在服务过程中,仅股东持股规范及确权就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从开始介入到最终过会整整用了10年时间。


“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律师是解决问题的人,要面对很多问题,还要在与各方博弈的过程中找出各方均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职业其实很辛苦,更要承受很多痛苦。律师这个职业要是做的长久,需要的不仅仅是毅力,更是需要热爱。”陈昌慧律师感慨到。


从2010年执业至今,陈昌慧律师亲历中国资本市场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方向转变,逐渐增强的市场约束机制,提高了市场运作的透明度,也加强了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和风险。


陈昌慧律师认为:“律师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之一,对规则要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尊重规则,并善于使用规则。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将更加完善,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会成为一个高效、多层次和开放的市场。中国律师有机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逐步衍生的新业务类型将成为年轻一代资本市场律师快速成长的关键。


陈昌慧:如何走进资本市场的开阔地带(点击查看原文)


图片

廖克钟

拥抱时代红利,贡献律师力量


“作为中国人,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因为这是中国古往今来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享受了全世界科学进步的福利。”廖克钟律师认为。


在这样的时代,律师经过技能、阅历的积累阶段,生存不是难题。但是律师可能需要思考的是,除了提供专业服务,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还能够为社会贡献什么样的力量。对于这个问题,廖克钟律师有几点感受,与各位分享。


首先,是耐心。企业客户中,一般会有较为专业法务人员与律师对接,律师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往往可以较为顺畅地对接。但是对于社会大众,由于法律知识尚不普及,在提供服务时,难免会需要更多的解释。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可能需要更多的“私人定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耐心应该成为律师的必备素养。


其次,是同理心。律师工作越久,法律技能越多,同理心相反可能越弱。面对社会大众的法律诉求,律师可能需要更多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去感受,照顾服务对象的感受的同时,提出更好地法律服务方案,化解矛盾,而不是挑起矛盾。


最后,是正义心。性善性恶之争已经几千年。但是如果说人性是自私的,我相信很少有人会反对。律师必须正面社会大众的自私。律师面对自私的、不合理的诉求,律师应该予以释明并明确予以拒绝。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另一方面也能弘扬社会正义感。


廖克钟:拥抱经济发展福利 为社会贡献律师力量(点击查看原文)


图片

纪晓东

旧世界的异类或许正是新世界的共识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纪晓东律师,认为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正在不断提升,在未来国际业务将会成为中国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


于是,在本科毕业后他选择去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凭借出色的在校表现,纪晓东律师先后进入两家英美领先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在执业十余年后,创建了纪晓东律师行(William Ji & Co. LLP)主要从事境外资本市场、并购和投融资业务。


纪晓东律师认为:“IPO看似是一个标准、流程化的业务,也经常听到玩笑说某某律所是IPO血汗工厂,但如果想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不被轻易‘替代’,那就要把每个项目都做成‘非标’项目,甚至在某些方面创造先例。而创新能力则来源于持续学习的能力、知识以及经验的积累”。


对于青年律师来说,旧世界的异类或许正是新世界的共识,所以请永远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未来的不确定。”回忆起当时出国深造的决定,纪晓东记忆犹新,求知的路上就像孤独攀登的行者,而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从未改变的“信念”。他坚信,成功的路并不拥挤,砥砺前行就可以看到期待中的“华丽转身”。


纪晓东(William Ji):香港经济转型在资本市场率先实现(点击查看原文)


图片

翟晓津

请时刻保持好奇心


时刻保持好奇心,是生活和工作的动力源泉,越是优秀的群体,越是对世界有更多的热忱,希望新一代法律人亦如此。”翟晓津律师讲到。


对于资本市场律师来说,初通规则只是拿到了参与“游戏”的号码牌,如何运用规则才是真正体现律师价值的关键。基于十余年深耕资本市场的丰富经验,2020年,翟晓津律师参与创业板“扛鼎之作”——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


金龙鱼IPO项目是翟晓津律师执业以来印象最为深刻的项目之一,该项目涉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5个已投产生产基地的企业资产,外商投资性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并上市与境外上市公司拆分境内资产并在境内上市在境内都属于极为稀缺的项目类型。


凭借对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的深入理解,对政策和程序的细致研究之后,翟晓津律师在综合考虑各方利益诉求的情况下,提出了极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获得审核机构的认可。


“金龙鱼是创业板有史以来IPO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首例外商投资性公司改制上市的项目,为跨国公司及500强企业分拆中国业务在境内A股上市提供了全新的路径方案,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翟晓津律师讲到。


翟晓津:以创造性方案打开资本市场的大门(点击查看原文)


图片

于珍

迈开双腿,思想才开始流动


2008年,于珍律师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加入天元上海办公室,也是在那时认识到律师行业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性。


大部分青年律师在执业初期都会遇到专业领域的选择问题,但天元对于青年律师的培养,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整体分为律师池制度、“一主一辅”制度、多维度培训制度三个层次,分别针对律师的业务领域选择、专业能力定位以及专业能力提升。


加入天元后,于珍律师先后在资本市场、投资并购、争议解决等多个领域历练,在复杂的商业争端中始终保持创新的思维,积累了丰富的执业经验,并选择资本市场作为自己的主要专业领域。


随着专业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客户法律服务需求的越发细分,在专业化的基础上,于珍律师开始行业化发展的探索,在医疗大健康行业的资本市场业务领域持续深耕,作为骨干力量参与了第一家民营医院温州康宁医院在香港的上市项目。


于珍律师认为:“律师不应将工作仅局限于眼前的浩繁卷帙,更要学会迈开腿,实地看一看,和人聊一聊,时时反思,时时复盘,成为扎根于真实生活的法律思想者、问题解决者和理想捍卫者。”这是于珍对律师职业的深刻思考,也是她最想送给年轻律师的话。


于珍:专业化的极致是行业化点击查看原文)


图片

谢发友

青年律师需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成为证券律师是谢发友一直以来的目标,他清楚那将是一场道阻且长的征途,但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谢发友律师说:“证券律师的价值不仅仅是为资本的运作解决法律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客户的商业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基于这些理解与洞察,再运用专业能力和技巧来完成整个项目的交易与执行,这才是证券律师的价值体现”。


随着中国的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投资者保护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都在逐步完善IPO实行注册制后,审核速度加快,对中介机构的要求日趋严格。谢发友律师认为,认清监管形式、学习监管政策、探寻新形势下的问题解决方式、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树立“自我保护规避风险”意识,才能在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护好自身和律所的利益。


“所有年轻律师的起点都是相同的,但是拉长时间,可能有的人就会走得比较快,有的人会走得远,我觉得关键性因素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不假,年轻律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做合适自己的事情。”谢发友律师讲到。


谢发友:证券律师的锚点与阶段论(点击查看原文)


结语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8月,全国律师人数已达46万,相比2010年的20.4万,十年间,中国法律服务行业新增26万律师。中国律师队伍快速扩张,以“中国速度”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律师人数的跨越式增长也为市场的供给端带来了压力,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新生力量的崛起,正在冲击着行业旧有的秩序。在新的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新生代合伙人来说,他们的路可能还很长。


  • Add.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SOHO B座1017A
  • Tel.
    +(86)-10-65083967
    (周一至周五10:00 a.m.to 6:00 p.m.)
Follow Us

Copyright © 北京众垒公关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39629号

回到顶部